草甘膦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极不均衡,产业链结构涉及多个上游原材料领域和中下游环节。由于产能过剩和竞争激烈,原药生产环节的利润空间往往受到挤压;而制剂加工和分销环节凭借更接近终端市场和品牌价值,通常能够获得更为稳定的利润。具备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如自行配套甘氨酸、黄磷的龙头企业)通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草甘膦产品毛利高出行业均值。
生产技术介绍与综合对比
原药生产环节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及其综合成本。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目前主流的草甘膦生产技术,并对比其优劣势。
草甘膦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甘氨酸法和亚氨基二乙酸(IDA)法。这两种工艺路线在原料来源、反应步骤、环境影响和经济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甘氨酸(Gly)法
甘氨酸(Gly )法于1986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生产工艺成熟,其主要原料是甘氨酸、亚磷酸、多聚甲醛、甲醇等,合成草甘膦由三步化学反应完成。
亚氨基二乙酸(IDA)法
亚氨基二乙酸(IDA )法于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被开发,以天然气为起始原料,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亚氨基二乙酸(IDA )法是以天然气为起始原料,合成草甘膦由四步化学反应完成。
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与缺点
经过10多年的不断发展,国内亚氨基二乙酸(IDA )法路线合成草甘膦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度高,配套产业完善,近几年,亚氨基二乙酸(IDA )法草甘膦工艺路线从氢氰酸工序、亚氨基二乙酸工序(酸法)到双甘膦工序及草甘膦工序的合成技术进步明显,各工序装置逐步实现连续化及大型化生产,已在成本上逐步领先甘氨酸法,行业内专家和环保部门均看好亚氨基二乙酸(IDA )法工艺路线。
东庚经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积累,取得了亚氨基二乙酸(IDA)法草甘膦关键合成步骤的工艺技术突破,利用东庚化工在高端化工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和强大的工程化设计团队,形成了亚氨基二乙酸(IDA)法草甘膦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技术优化方案。
东庚PMIDA双甘膦工艺技术
技术要点
01羟基乙腈合成
羟基乙腈合成采用D-AMERT反应技术的连续化生产方案,连续进甲醛,连续采出羟基乙腈,羟基乙腈产品质量稳定,收率能提高2-3%。
02亚氨基二乙腈和亚氨基二乙酸(IDA)的合成
优化管式反应器,使羟基乙腈转化率由92%提高到95%,选择性由86%提高到92%。
采用酸解工艺,不再用液碱,生产亚氨基二乙酸(IDA) ,亚氨基二乙酸(IDA)的收率达到95%以上。同时可避免传统亚氨基二乙酸(IDA)路线中氨回收装置的建设成本及运行成本。
增加亚磷酸装置,三氯化磷经水解得到亚磷酸和盐酸,亚磷酸用于PMIDA双甘膦合成,盐酸用于亚氨基二乙酸(IDA)合成。
亚氨基二乙酸(IDA)生产过程中不产生闪蒸废水,不产生多次浓缩母液,只产生副产品氯化铵,彻底解决环保问题。
03PMIDA双甘膦合成
以亚氨基二乙酸(IDA)、亚磷酸为原料合成PMIDA双甘膦。
由于PMIDA双甘膦母液不含盐,母液几乎可以做到无限循环套用,整个PMIDA双甘膦合成不产生高含盐有机废水。
流程简介
PMIDA双甘膦合成部分由五个工序组成,即羟基乙腈工序、亚氨基二乙腈工序、亚磷酸工序、亚氨基二乙酸工序、双甘膦工序。
东庚核心单元技术
l 微通道反应技术
l DSR反应技术
l 连续管式反应技术
l 连续酸解技术
l 缩合反应技术
常见问题
l 东庚技术能做多大规模的草甘膦?
l 投资预估多少?
l 工程消耗和三废排放多少?
l 怎么领取项目方案?
更多详细信息请咨询官网或者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